高圆圆
最完美的永远是还有另一个状态可交替
采访那天,高圆圆穿着条纹,搭配简单的。拍摄时她穿着造型团队精心挑选又看似日常的,佩戴着 ,的光泽和温柔的她搭配默契。看着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无法抗拒她的魅力——那种毫无攻击性的单纯和天真,又有生活历练后的笃定与自然。因为内心能量强大过,所以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高圆圆”这三个字早就超越了文字,对于许多男性观众和粉丝来说甚至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那是他们对女神的终极向往:美得不带一点侵略性,无论谁都反感不起来;懂得设计,会做手工,爱读书更爱艺术,文青又不高冷;断舍离无能逼出来的收纳技能反过来为居家属性加分;“贤妻良母”或许还未曾达到,但已经是位早午餐大厨了……善良、天真、坚韧,高圆圆和完美之间大概就只有微乎其微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她和赵又廷结婚这么久,逢年过节总有人守在狗仔账号前,期待他们感情破裂——好像这样那些人就有机会了一样。赵又廷发过宣言:“三生三世都要娶高圆圆。”高圆圆也怼过网络留言:“我每年会有两到三次情变,过年、生日、是情变的高发期。”但这并不妨碍理性或非理性的直男们继续将她奉为女神。
在on 和off 之间,高圆圆在一路无数个“第一次”的尝试里建立了成熟的自我认知:第一次感受到想做演员是大学毕业拍《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克服难题的斗志让她感受到了乐趣;第一次形象突破是2005 年斩获戛纳评审团奖的《青红》,那时她刚从工作的疲软期中走出来,进入拼命想要证明自己、不惜一切挖掘潜能的阶段,于是又拍了《南京!南京!》;第一次意识到自身能力的有限让她很灰心,走出来已经是2010 年了,她开始对爱情喜剧张开怀抱,在适合的角色中重建兴趣和自信……经过多年的调整,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理想拍戏周期——干半年休半年,因为她要留足时间前期投入和后期缓冲。而当中某个半年不留神就被延长到了三年,休假到开始恐慌的她反而意识到,对她来说,拍戏、做演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放下的事。
高圆圆
2015 年《咱们结婚吧》上映之后,主演高圆圆抛下了用数字堆砌的中国电影市场,过上了童话般happy ever after 的日子,消失在聚光之外。在快速更迭的娱乐产业中,能主动按下暂停键的艺人万里挑一,有勇气一休休三年的人凤毛麟角。“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需要勇气,敢于“消失”也同样需要勇气和能力,甚至需要更稳定的内心来支撑。几年来,她在大家视野中的每次出现都承载着很多期待。等待她回归大银幕的不只有观众,还有颇具奇才的青年导演,他成功地让高圆圆接受了这个新挑战。于是,在正式“开学”之前,圆圆已经预留余下的一个多月“假期”来好好完成导演的“作业”——学习用粤语拍戏。“粤语我一直能听懂七八成,但是从来没有张口说过,语言能力还是比较差(笑)。其实以我和香港工作人员合作的频率来说,想要的话,早就有机会可以开口。但我就一直不愿意开口讲。”高圆圆坦言自己也是有惰性的,“放在过去我不一定能接下来这个挑战,但现在我觉得时间充裕了,也想要给自己一点挑战,所以我就说那先试试看。”结果真正开始学粤语台词的时候,才发现比她之前想象的要难多了……自己接下的任务,哭着也要闯关。为了熟悉语言环境,她把从前的粤语老片翻出来又刷了一遍:比如《天水围的日与夜》、《月满轩尼诗》、《春光乍泄》,以及银河映像早期的片子如《一个字头的诞生》、《两个只能活一个》等等。
高圆圆用了一个少女感满点的比喻,来描述这部新片对于现在的她的意义:“放寒暑假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因为自己会知道早晚得开学。开学有好也有不好,但我会知道当下的生活就这么短。以前在拍戏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拍戏和休息之间的概念,但当我真的休了一个很长的假,就有点像被‘退学’的感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学,所以就还感觉有点恐慌。现在(重新接新戏)就等于开学了,还蛮有新鲜感的。不过,好在开学是我可以选的。我发现,最完美的永远都是,当我在这个状态里的时候,知道还有另一个状态可以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