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
汤唯将自己最近的生活形容为“普通妈妈的样子”,终于可以安心地钻到生活里去了。
农历七月十七,是村里赶大集的日子。汤唯在市集上买了 30 多个小西瓜,总共花了 15 块钱。“真的是一筐西瓜,我开心‘死’了”,回到家,汤唯陆续与家人、助手和邻居分享,每人四五个。准备分给邻居阿兰时,碰上她拄着拐杖从门内出来。汤唯当天计划要去找相熟的中医调理脊柱,见状,汤唯把阿兰也叫上一起,这是她称为“刚刚好”的时刻。
汤唯
无论身在中国,还是韩国,汤唯这些年一直有种地的习惯。“现在中国的菜地是和妈妈一起种的,种得特别好”,从荒芜到繁盛,一把种子撒下去,“长了吃,吃了长”,吃不完的菜分给邻居。这是土壤的原因。汤唯总结:“肥施得好,土就养得好,长出来的菜自然就多。”菜地里,西红柿、黄瓜、茄子应接不暇,它们成为汤唯社交账号上的常客。
生活显而易见地扎下根来。菜地之外,汤唯的社交软件上总有村庄、食物和孩子的影像。一座依山而建的村庄, 清晨或者傍晚,雾气令山间的路变得模糊;一桌热闹的好菜,朋友或家人围坐四周;一位母亲,随手记录下女儿不经意间展露的天真和可爱。
汤唯
成为母亲,是具体的,像一张床垫一样具体。“要照顾孩子,你必须变得非常柔软,像一个大床垫一样接住孩子的所有东西。”曾经的汤唯不爱出门,一个人可以在家待半个月,坐一次月子嫌不过瘾,还要再坐第二次。但有了孩子,周遭的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她都去了个遍。孩子,让她不得不与外界打交道,“我的微信人数因为她噌噌噌涨”。三个人一起生活,汤唯从不能接受第二个人进入自己家,到能够自在地邀请朋友来家里住,家庭带来的改变也是具体的。
汤唯
具体的生活并非唾手可得,这是在投入工作后对自己的奖赏。2022 年,汤唯凭借《分手的决心》一举拿下括韩国青龙奖、百想艺术大赏在内众多奖项的最佳女主角。 奖拿到了手,她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安心地钻到生活里去了”。
汤唯
很短的一句话,一天听了都不止一千遍,说了也上千遍。
在v的拍摄现场,被工作人员问及“可以再放空一点儿吗?”,她说:“我已经放空了,空就是实的。” 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去想什么,汤唯将这样的状态形容为“丰满”。出生在杭州,汤唯的童年伴随着西湖。每个礼拜天,她和家人一起爬上西湖旁边的山;晚饭后,她会去西湖边上溜达一圈。在虎跑泉边,她用茶盛水,因为杯口很小,泉水分子密度极高,将硬币放在杯口时,无论如何加水,硬币都能稳在其上。
关于虎跑泉,《临安新志》写:“二虎跑地作穴,泉遂涌出,甘洌胜常。”“跑”字为何意,有人解作“奔跑”, 但两只老虎跑了一圈就出现一池泉水,难以服人。《中华大辞典》对“跑”的解释有“以足爬地曰跑”。两只老虎 用脚爪爬挖出一个洞穴,泉水遂而涌出。这样就解释得通了。
汤唯
在汤唯身上,“跑”的古义依然成立。为了演好《黄金时代》里的萧红,她穿着薄棉衣和单鞋,在哈尔滨零下十几度的温度中感受这个角色身处环境的飘摇和萧瑟。她不掩饰自己在演戏方面的笨拙,在电视采访中,她坦言:“我感受到的我就能演到,我感受不到的就真的演不到,我就是这样的演员,没有技巧,没有捷径。”
一个角色,从她成长的环境,她的父母和朋友,推演她做一件事时的逻辑,形成的习惯,汤唯至今仍然认为,这是做演员她最享受的部分。尽管这个过程要求一个演员 对自我反复捶打,直至成为一块柔软的铁。
汤唯
汤唯擅长锻造自己。她两次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均没有成功,但核心不在于“不成功”,而在于“两次”。《分手的决心》拍摄过程中,汤唯将导演一字一句 教授的韩语台词录在手机里,“很短的一句话,一天听了都不止一千遍,说了也上千遍”。
重复成了她的一种方法论。“有一天孩子练琴,我跟她说,如果你真的想要练好这个小节,唯一的方法就是反复练习它。”汤唯跟孩子提议,先练十遍试试看。“到第十遍的时候,我说行啦,她没理我,继续弹,最后一数, 她练到了五十遍还是六十遍,完全听不到我说话。”最后孩子突然停下来,对着她轻快地说了一声“好啦”。在这个瞬间,汤唯感到孩子进入到了另一个人生阶段。她跑过去搂着孩子,“我们两个都特开心”。
汤唯
从用脚爪爬地,到真正地跑起来,汤唯觉得孩子跟自己是一样的人,“但她比我更有智慧,她的认知更加的通透, 我有很多她能学习的,她也有很多我能学习的”。
汤唯
我从小就自己做所有的决定,我知道自己的决定不太会出错。
从小到大,汤唯觉得自己一直保有一种习惯——“看见真实”。成为演员是她的决定之一,但在成为演员二十多年后,重新审视这个身份,她明显感到“演员” 这两个字越来越淡了。“电影就是生活,”这是她如今的结论, “演一个角色,写一个剧本,导一部剧,生活才是真正的功底。”
“平时我们被很多层东西包裹着,把它们一层一层去掉之后,一个人才是最纯粹的。”这是为什么演一个角色, 要追溯其童年的原因,也是汤唯如今的生活状态 ——“演员只是一份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隐退,毕竟“如果有一个好的剧本,谁都跑不掉”。
汤唯
当生活的经验成为判断的准则,演员这份工作便变得明晰起来,“如果我有一点点的犹豫,那就说明这件事不该做,犹豫就是有问题的。”虽然汤唯坚持一个演员是被动的,总是在等待着合适的剧本到来,但生活赋予一个演员的能量,却是主动的,“我当然希望能跟最有能量的人合作,这个能量是指他对电影的爱以及对电影的专业度。”
能量是一个模糊的词,在汤唯的讲述中,它关于一个角色能不能立住,关于一部作品是否具备影响力,但同时也关于自然的阳光。思索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能量时, 汤唯给出的答案是“太阳”。“前两天我们赶集,所有人都打伞,就我们不打,多好啊,晒太阳。”能量是具体的, 是太阳照在一个人身上时,带来的温度和精气神。这是要将伞挪开,亲自去感受的。
汤唯
疫情期间,飞行受到限制,她的航空白金会员卡掉回了最普通的卡,但“旅行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跟家人待在一起,做些什么,不做什么,总会有新的感受。三个人一起去绘本展,孩子看见一个小戏台上有人偶,拿起来就跟做导演的爸爸和做演员的妈妈演起戏来,汤唯发现:“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身心是完全打开的,她会把爸爸妈妈身上的东西拿过来,再变成自己的东西。”
“家人是孩子的镜子”,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汤唯意识到只有自己变得更具体,孩子才能清晰地照见她自己。“夸她太棒了,什么太棒了呢?要讲清楚,比如‘你今天可以这么小心翼翼地切好这颗西红柿,手指没有伸出去, 保护了自己,特别的棒’。”回观自己的职业,“我也特别希望别人对我表演提的建议是具体的,这样我才知道怎么改。”
汤唯
给出具体的反馈,要求的是专注和一个更全面的视角。 故事总有展开的余地。比如拍摄《黄金时代》时,汤唯主动挨冻的故事,是她作为一个演员勤奋的佐证,但放在汤唯自己身上,却是一次值得反思的体验。“当时也不懂,白天在冰天雪地冻了一天,晚上还要去游泳,寒上加湿。 到现在,受冷风一吹,颈椎、脊柱都不好。”汤唯如今定期去找中医调理自己的身体,在她看来,中医讲究顺时,“在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有讲究。”
在汤唯身上,时间是具体的,在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她有自己的答案。
*本文来自v中文版9月刊封面故事,有删改
出品:王锋、李晓娟 / 总监制:秋楠 / 摄影:hong jang hyun / 造型:evan feng / 策划:李琛 / 撰文:吴强 / 时装策划:8lackb 大黑 / 制片:lee kyung kim / 化妆:jung saemmool / 发型:lim ji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