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觉 & 麦子
如果生活是一部电影,那黄觉和麦子的生活有点像坂元裕二写的那种爱情片前半段:两个别人眼中的“怪人”,相互发现,相互吸引,最终“奔现”。虽然他俩相遇的故事在网络上被写过万千次,但他俩谈起当初,依然记得每一个细节。
十几年前的一天,黄觉在网络上,被一个头像吸引。他点了进去,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小散文。“文字挺流畅,挺舒服的。让我体验了她一个陌生人的生活。”他关注了她,她回关了他。
在麦子的记忆中,遇到黄觉则完全是一个偶然。她只是想看看这个“没有名字”的头像照片长什么样,没想到就收获了一位“网友”。麦子不知道这位“网友”是个演员,她只是对他丰富的兴趣面刮目相看,“喜欢”和他聊天。黄觉不是那种“爱集邮”的文艺爱好者,他喜欢一件事会钻得很深,他会给麦子寄去一个装着1000 张专辑的硬盘,分享自己的曲库,分享自己喜爱的乐队,分享那些主唱们的故事。这是前流媒体时代的浪漫。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了一年,聊音乐、聊电影、聊各种感兴趣的事。黄觉喜欢麦子旺盛的表达欲,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的精神世界。那之前,黄觉曾给自己贴上“不婚主义”的标签。他对这段“网恋”有点迟疑。朋友懂他,鼓励他去追到自己的soulmate。当他看到真实的麦子站在眼前时,黄觉“心里踏实”了:“聊了一年多的人,她的文字跟她的样子是一致的。”
那天,麦子穿着帆布篮球鞋与横格t 恤,简单而朴素。而黄觉则让麦子“眼前一亮”。多年以后,她依然记得那个站在路下等她的男子,那一瞬间多么闪亮,似乎路灯都是被他瞬间点亮的。
如今,黄觉还是那个会猛然间出现在街角邂逅她的男人。在某个拍摄外景的夜晚,身为导演的麦子正在马路上等待演员就位,忽然一回头,黄觉就站在她面前。他不知道她在这里拍摄,只是打车路过,看到了她的剧组,就跳了下来,穿过马路,站到了她的面前。
黄觉 & 麦子
麦子说:“就是那一瞬间,我觉得好特别的。”
麦子比黄觉小十三岁。相遇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在读戏剧的艺术生。黄觉已是知名演员。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一起。
用黄觉的话来说,“麦子是一个勇敢的人。”这种勇气打动了黄觉。那是一种对爱人的保护欲:“她年轻,没经历过太多社会,却愿意跳出来,不管面对的是什么,她就会伸出双手去拦着。”
黄觉求了婚。他们领了证但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拍常规意义上的结婚照。麦子不想让黄觉觉得自己想用“仪式”来制约他。她有自己追求的人生主题,她理解黄觉的婚恋观。在黄觉看来,用“契约”努力维持支离破碎的关系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人不对”,对方最终还是会想方设法从这个关系中逃离出来。他眼中理想的关系是,即便没有婚姻,没有契约,两个人依然会牵绊着一起往前走,一起面对这个世界。
黄觉在这一刻发现,自己可以为了麦子而转变。他被她催生出来了莫名其妙的勇气,可以直面自己曾经恐惧的东西,把它交到麦子手上。他之前排斥作为“契约”的婚姻,在那一刻显得“无比合理”。
这不仅仅是彼此之间“直觉的信任”。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在相遇中获得震撼体验,被对方折射出的自己所吸引,进而愿意打开心扉让另一个人入住,为对方改变。
黄觉 & 麦子
那个漫不经心、随遇而安的男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认识麦子之前,黄觉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网上很有意思,真人索然无味”,波段总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很少去主动做些什么,总是被推着向前走,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必要。麦子让他生活变得积极了,他会为小事而兴奋,会像小孩一样迸发出莫名其妙的兴趣,他会去实现自己热衷的爱好,也许这些爱好无关事业,也赚不来钱。他也开始有了滔滔不绝的时候,那是聊到了麦子。
麦子和黄觉恰好相反。她爱热闹,喜欢去面对一些未知的状况。她的性格跟她的外貌,跟她的文字,跟她表达有很大的差别。她纤细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勇敢,坚强,有旺盛的表达欲,同时也伴随着极强的情绪感知力。
遇到黄觉之后,麦子“坚硬的壳”被卸下了,露出柔软的部分,回到了孩子般的直率,她不再为了迁就别人而“伪装”自己。她也会诉苦了,会撒娇了。因为她知道,有个沉默平静容的黄觉在那里等着她,接纳她的一切情绪,抚平她遇到的问题。
他们非常笃定地知道自己被对方爱着。
有一次,麦子从法国回来看黄觉,黄觉拍戏还没有结束,担心她有时差会困,就让麦子先回去休息。当麦子刚到休息的地方,黄觉发来了消息:“你累吗?你要不累就过来剧组找我?”麦子去到剧组,他给了她一把椅子:“你在这儿睡吧。”她喜欢黄觉不知道怎么安排她的那种紧张和在意:“那个人在乎你,他想见你的这种自私和他觉得你可能需要休息的心疼,在挣扎,都给你看到。”
黄觉 & 麦子
如今,黄觉与麦子结婚已经11 年了。他们有了一双儿女。儿子叫“核桃”,女儿叫“小枣”。这俩小名都来自麦子老家山东的特产。他们还有一条狗,叫“下酒菜”,有一只猫叫“李白”,麦子、核桃、枣、下酒菜、李白,构成了黄觉的美好生活图景,一家六口和乐融融。
被问到“如何为爱情保鲜”这样的陈词滥调时,黄觉会说:“没有方法,这都是命。”任何方法技巧在感情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黄觉认为自己只是找对了人。
对麦子而言,10 年超快。她对时间有她自己特别的理解。“下酒菜”今年10 岁了,按照人类的寿命来计,它已经是一条70 岁的老狗。可麦子心里依然觉得它是一个10 岁的小孩:“十年对于狗狗来说已经占据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但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也才只有十年,并不代表它就很成熟了。”10 岁,依然是一个在成长状态中的岁数,就像她对黄觉的爱,还年轻,充满朝气和热情。
麦子给黄觉作为独立个体的空间,让他自己去选择他想要过的生活。人到中年,黄觉有了很多斜杠身份。他画画、打碟、摄影、骑摩托、开餐厅……每一项都乐在其中。他甚至还做了一个摄影项目“你好女生”,拍摄各种各样的女性,从拉面店老板娘到世界冠军。麦子永远会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待黄觉的“不务正业”。
黄觉 & 麦子
麦子开玩笑说,这叫玩物丧志。玩物并不是耽于享乐而丧失了志向,而是因为对某件事的热衷忽略了普通意义上该干的“志”。麦子理解他,因为她也是那个爱好颇丰的人:“他有他的爱好,我有我的爱好。”
严格说起来,你很难给麦子贴一个单一的标签:芭蕾舞者?演员?导演?她都是。她8 岁开始学芭蕾,在巴黎学习戏剧专业。她主演过孟京辉的话剧《恋爱中的犀牛》,也出演了梅峰执导的《恋曲1980》等影视作品。她还作为导演拍mv,拍短片。曾经一位导演对麦子有个评价:“阿修罗,以战斗为生。” 也许,麦子在每一个爱好中“战斗”的样子,让黄觉看到了自己。
黄觉说:“她是她,我是我。”当麦子坐在监视器前,黄觉更愿意扮演一个陪伴者的角色:“这是她的创作。我不能影响她的判断。” 在麦子看来,任何职业都是经验值的,除了天分之外,就是经验值。她其实乐于获得黄觉的专业建议,比如,如何用有效的方法与新手演员沟通。她也想要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表达。黄觉会去谨慎斟酌自己对她创作的意见。他知道麦子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什么时候只是想要一个听众。
作为一个沉默的听众,黄觉喜欢麦子与生俱来的表达欲:“如果说两个人都很安静,一个眼神就明白意味着什么,待久了就会觉得缺点什么。”
反差形成了他们生活的张力。
如何成为理想的爱侣?黄觉和麦子并没有什么可分享的。就像黄觉所说,经验在面前是最无力的。也许,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自然会吸引另一个有趣的灵魂。
出品:王锋、李晓娟 / 监制:于梦菡 / 摄影:chienyun / 时装总监:眼球人 / 造型:clif szeto / 策划:眼球人、茶壶统 / 统筹:方一也、胖虎 / 撰文:包子 / 编辑:萌新 / 化妆:zoe-zhang(黄觉)、包莉果(麦子) / 发型:祥子(黄觉)、包莉果(麦子) / 制片:张霜晨 / 美术:shawn ma / 执行制片:扬扬、肉肉 / 摄影助理:超 / 时装助理:lee、tweety 子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