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前京东产品负责人,现在给自己打工,
写《青陈》(关于“广义科技与产品文化”的newsletter),也喜欢做ai 绘画和ai 摄影创作。)
汗青年过三十,厌倦了单一重复、少有热情的工作,在四年前离开了以前工作的互联网大厂。他说在此之前,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找到特别有热情的事情做,但是最近找到了,是人工智能带来的。
我发现我用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再去创作的时候,会有一种很轻盈的感觉。因为以前的我,不管是自己做美术的创作,还是上班的时候做技术方面的工作,你都要花相当一部分的精力,但现在很容易。所以,我觉得我挺相信一句话的,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带来一种生产力上的平权。
汗青
q&a:
你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人工智能关注,开始对它有好奇心的?
汗青:我最早注意到人工智能应该是因为电影。在2000 年前后,因为《黑客帝国》。就是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回事儿。那个时候我十四、十五岁,也不是特别理解,就觉得是一个挺新鲜的玩意儿,跟着电影里面瞎兴奋。
从当时到现在,您认识这个事情的过程大概是什么样的?
汗青:我觉得可以总结成几个阶段。因为我自己小的时候是学美术的,我6 岁就开始学画画,后来学设计,所以对这种文艺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电影看得就比较多,所以一开始是一个纯粹的兴趣驱动。
然后这件事特别讽刺的是说,我大学毕业开始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之后,它变成一个很工作驱动、很专业驱动的事情。
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互联网大概是从2008、2009 年开始,就一直在提人工智能。那个时候对我个人来说,认识人工智能这件事情就有些功利了。因为你其实是为了一些工作上的事去了解它,举个例子,我前后待过两个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在琢磨的都是人工智能怎么能更好地卖货,怎么做生意,怎么做客服。在行业里面,我们关注的都是这个东西怎么能起到一个作用,在商业上产生更好的价值。
第三个阶段我觉得其实是从去年开始的,大概2022 年初的时候,我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兴趣驱动的状态。但是这种兴趣的驱动又跟小的时候那种离得比较远的兴趣不太一样。现在就是,创业也好,自己写东西也好,我都开始慢慢地把人工智能的工具用起来了,直到最近,我甚至把自己的项目都往这方面去转,做了一些依靠人工智能的绘图、影像制造等。
在我自己个人的社交媒体上,我打算持续地用ai 去创作。对我来说这挺有趣的。因为从最早的孩童时期的那种纯粹的兴趣,到上班了之后转成一种功利的工作,那时候说实话我其实有点反感。因为都是听说一些资本在做这个东西,或者是因为公司的安排,有的时候你没那么相信它,但你必须得去对这个东西有一个特别夸张的吹捧。所以,实际上进入第三个阶段,对我的改变还挺大的。
汗青
这种改变是什么样的呢?
汗青:我觉得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我还能对一个新事物这么的兴奋,其实是很久都没有找到的一种状态了。就是在我们创作最频繁的时候,几乎就不睡觉了。我重新认识到自己还没有完全对一个事物失去热情。
其实我是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卷了10 年了,我也10 年没有对一个事物这么有热情了。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这一波80 后的画像还是挺明确的。就是赶上了这一波的浪。但是到了2020 年左右,集体会有一个疲态。因为行业也在往下走,自己也可能进入到中年。你会卷得没有激情,会变得麻木。
而且,我发现我用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再去做创作的时候,会有一种很轻盈的感觉。因为以前的我,不管是自己做美术的创作,还是上班的时候做技术方面的工作,你都要花相当一部分的精力,但现在很容易。所以,我觉得我挺相信一句话的,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带来一种生产力上的平权。
好多人都说你可能会被什么ai 替代掉,我一直都不这么看的原因就是我自己最近这种很有意思的创作状态。我发现其实你脑子里那个东西—你的想法,你的灵感,你在这个阶段的热情—才是最重要的。
是,但是其实在大公司里边,它的状况跟传统的、小体量的公司相比起来是不是不太一样。人工智能会什么时候冲击到这些岗位,你会有感知吗?
汗青:这种替代就不用等了,冲击早就到了。其实我跟你说个简单的事儿,特别有意思,一个小事。就是我们今天打开一个购物的 app 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图,可能它会给你推荐一个活动或者品牌,我以前所在的公司在京东大概从2017 年左右,这样的图片就根本不需要设计师去设计了,它完全都是机器自己吐出来的。在我的认知里面,还有的电商,可能还会更早一点,2016 年开始就在推这个事情了。
所以从大厂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我们这种危机感要早得多。因为比如刚才所说的这个功能,原来可能我一个团队下面至少有两三个小组专门做这件事情,但是在那几年,我印象特别清楚,我们整个的编制在这块就没有了。今天我们想在手机app 上卖一件衣服,一开始它的那个推荐图是一个黄色的背景。机器可以做到什么?机器可以做到说一旦它上线了一个小时之后,发现数据不好,可以自动地更换颜色、构图、版式。这些事情靠人的运营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像类似这样的变革,在互联网公司里,其实机器早就开始在替代人的工作了。在未来,我觉得这个一定是越来越夸张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不用顾忌得太保守。总的来说我觉得未来大厂的人数,尤其现在结合了经济本身的一个走势,这些公司的预算都在做缩减,从人数的角度来说,一定会慢慢地变得更精炼,但是这不意味着人完全被替代。还是我之前那个观点,由于还是需要有人在上面去把控方向,把控整个东西的调性,但是执行层面的岗位和工作毋庸置疑地会被大幅的缩减,这可能是我大概的一个判断。
监制:佟宇 / 统筹、编辑:李祺 / 采访、撰文:晏文静 / 摄影:付酉 / 妆发:vivi / 摄影助理:蘇澤彬、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