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陆地冲浪的 那些传说
陆地冲浪是什么
滑板是为了无法冲浪而发明的,所以陆地冲浪1.0就是滑板和单板滑雪。陆地冲浪的概念很远,追溯到上个世纪,1935 年诞生的木头加轮子就是早期的陆地冲浪雏形,直至后面战争结束后诞生的第一款滑板。
2.0 版本则是慢于街式滑板(双翘)8 年而诞生的surfskate(冲浪滑板),但是因为双翘板太注重表现力而忽略了冲浪的感觉,所以8 年后陆地冲浪板被发明了出来,但是因为不够商业化,加之更多地关注双翘板而被忽略。陆地冲浪板也叫冲浪滑板。这个就是为了改进街式滑板无法还原冲浪的滑行而设计出来的,并不会为了表现力而忽略了失重感与滑行。
如果你想问3.0 版本是什么,那大概就是可以克服能源和磁场而发明的飞行滑板,那将是在外太空大型空间站和星际移民时代才会出现的东西了。说到底低空滑行足以让所有的回归一体。
陆地冲浪诞生的20 多年里一直都很小众不被太多人重视,而且只在浪人们之间流行,导致更加小众。所幸因为奥运会加入了滑板,而疫情的突如其来也让大家迫切寻找滑雪和冲浪的替代玩法,于是,如大家所见,陆地冲浪在被“雪藏”多年后终于大放异彩了。
陆地冲浪和其它板类运动的区别与关联
虽然陆地冲浪被很多板类运动爱好者当做是单板滑雪或冲浪的陆地版替代,但毕竟脚底的属性不一样,要么是结晶液体雪,要么是动态能量波液体海洋,要么是坚实的地面。不难看出,陆地冲浪板是目前集板类运动的大成于一体的集合体,因为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贴紧冲浪而设计的,冲浪又辐射出很多运动,所以玩陆地冲浪板能找到玩冲浪的感觉,玩滑板的感觉,玩滑雪的感觉。这个取决于玩家本身。但正是优秀的兼容性,让陆地冲浪的爱好者变得非常广,也让它能迅速蹿红。
异曲同工但又不尽相同,这种微妙的差异与共性让陆地冲浪板拥有了更神奇的多样性。
单板滑雪是依赖重力势能下降,而陆地冲浪可以在技术达到和护具整齐的情况下,找到一个缓坡,通过类似的技巧比如“回转–car ving”、“推坡-slide”来实现模拟单板滑雪的感觉。
冲浪则是依赖海洋流体力学,那么寻找地形和浪点是模拟海浪最关键的,比如碗池的弧面、更接近海浪扣下来的那个瞬间,通过在碗池来回做抛物线运动找到失重感和重力加速并通过规律的身体折叠驱动则能靠陆地冲浪模拟出冲浪的乐趣。
双翘、单板滑雪和冲浪依然是年轻人的硬核玩具,对身体的平衡性以及技巧训练要求都极其高,与此同时陆地冲浪则显得新手友好许多,只是非常考验身体的灵活性。但凡体验过的人就会知道,陆地冲浪板的上手速度明显快很多,滑板也许需要几年的功夫才能让你初出茅庐,并体会到乐趣,但肯下功夫的人,甚至只用短短一个下午,就可能实现从零基础陆冲到玩得游刃有余。
尽管陆地冲浪在全球范围内都涌现出大量的新手玩家,但目前还没有发展出完整的体系和统一标准,这也意味着陆地冲浪还没发展到一个独立运动的阶段,赛事和教学目前也是城市里按照滑板的教学和比赛方式举办居多,在沿海城市就会按照加州的冲浪比赛,并往往以冲浪教学结合为主。照这个下去,如果热度不减,陆地冲浪板迟早也会单独发展出一个自有体系。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兼容玩法过多,成为独立运动可能还需要大家一起摸索和见证。
常见的冲浪板型,也由此而启发了后来居上的板类运动装备。
陆地冲浪板的板型有哪些
最常让外行人混淆的就在于陆地冲浪板的板型往往看上去和滑板没什么两样。真正使陆地冲浪板与滑板和长板区别开的,是它们特殊的前桥。换句话说,陆地冲浪桥加入了额外的旋转轴承,使得它比普通滑板与长板旋转角度更大,也因此能靠身体的扭动与折叠带来更持久的续航能力。而和滑板类似的是,陆地冲浪板同样有不同的板型,也基本都是常规滑板板型的变体。
双翘板型:会兼容街式滑板的起跳动作翻转滑板,在平地换脚而需要发力,更适合做动作。
单翘板型:是最常见的陆地冲浪板型,也是最接近冲浪短板的板型,只能单方向前进,最适合新手刷街。
无翘板型:为了模拟冲浪长板,在板面上走交叉步(螃蟹步) ,所以长度不固定,但都没有脚窝(无翘)。
冲浪板型:基本就是设计师为了还原冲浪板的感觉而设计,这类板型很大很宽,体积很接近真实的冲浪板,不过过于小众和不便于携带,很少人使用。
pu 桥?弹簧桥?当我们聊板桥时聊的是什么
和普通滑板一样,陆地冲浪板上负责连接轮子的金属支架被称为“桥”,而由于陆地冲浪板的续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桥”的性能,因此它对于玩家在选择装备上是至关重要的元素。
陆地冲浪板的桥一般是3 个结构组成:推进器、滑板支架、回弹区域。常见的桥有pu 聚氨酯结构、弹簧旋转结构和纯轴承结构的桥。
pu 的结构就是依赖不同材质的硬度来匹配不同的人群,早期的滑板滑手都会大量的采购pu、一个个试出自己的体重适合那些pu,会更有舒适感。体重太轻的选择太硬玩不动,体重太重选择太软的会晃动。在硬度合适的前提下,pu 桥对于初次上板的新手来说更稳定,对于老手更能彰显出自己控制力量的优势。这也是职业玩家的最爱。当然如果你想靠玩陆冲减肥,就更建议你选择pu 桥的板子。
相比之下,弹簧结构是更多玩家的首选,因为弹簧的回弹助力,能让滑行续航显得更为轻松,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力道控制的严格和动作的标准,因此,虽然初次上板可能会因为过于晃动而产生一定的劝退效果,但不得不说弹簧桥才是真正的新手友好,能让小白快速地找到滑行的乐趣。但也正是如此,对于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玩家来说,中后期或许会对弹簧桥“审美疲劳”,因为它对体能提升并不友好,此外,弹簧桥虽然灵活度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折损速度。在速度上的体验感也会逊色于pu 桥的表现。
轴承结构在目前的板子中显得相对冷门,它基本没有回弹,就像加了限位器的万向轮,就是为了灵活而灵活,目前算是一个新事物,回弹和稳定被削减了,但在速度上和灵活上达到一个平衡点,耐用性也更优秀。但基本不会被新手玩家所选择。
陆地冲浪 放开玩 就现在!
虽然陆地冲浪的装备看起来和滑板相差无几,陆冲玩家们也常常被路人误以为是“滑板族”,但顾名思义,陆地冲浪源起于冲浪运动。如果一定要严肃追溯起来,滑板和陆地冲浪本应是两个运动,但它们之间又的的确确有着很多共性。或许滑板教父rodney mullen(罗德尼)和冲浪之父duke kahanamoku(杜克)也不曾想到,在几百年后的某一个夏天,冲浪和滑板合而为一,还广为风靡。作为大的跟风者,或许你不需要特别多严肃的理论知识,但以下这些信息,总能帮你迅速融入时下最火的运动中去。
街头青年酷爱滑板,但现在,一大批新中产成为陆地冲浪( 简称“陆冲”) 爱好者。新手友好的低门槛,丰富的社交属性,高品质的用户画像,这一切,使“陆冲”迅速成为一門吸引更多人入局的生意。没有身体对抗,也不强调炫技,如果你有一颗充满探索精神的好奇心,却又不太敢挑战高难度 的极限运动,“陆冲”绝对可以让你放开手脚,安全地享受犹如冲浪和滑雪一般的冒险乐趣。
在国内,“陆冲”热在冬奥之后迅速爆发。在北京,夏日周末想要找到一块好场地练习“陆冲”,至少需要提前三个小时锁定目的地。鸟巢附近的广场,休息日练陆冲的人多达两三千,远远望去乌泱泱一片。不少人只能站在广场周边等候,就像身处冲浪体验者密布的后海日月湾,在沙滩边等待下海。
“陆冲”教练旗子,是面向大众推广板类运动的俱乐部onboard 的主理人。她表示,不仅是北京,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陆地冲浪的队伍中。“仅这一年内,全国各地保守估计,至少新成立了百家陆地冲浪俱乐部,培训机构就更多了。”
原本, 旗子是资深滑雪发烧友,甚至还考取了美国psia-aasi 一级指导员。但每逢雪季结束,一颗躁动的心便无处安放。大约在三四年前,在体验滑板运动时,朋友对她说,不如先试试“陆冲”。
“我一上板,顿时就觉得这个‘ 桥’也太灵活了,三分钟我就可以滑行起来,甚至可以做出一些滑雪刻滑和冲浪的动作,一下子就爱上了。”毕竟,滑雪和冲浪都是受场地、气温和季候影响的运动,但陆地冲浪,只要有块空地,就可以施展。
浪潮的兴起,势必会存在泡沫。如果你去小红书上检索,有关“ 陆地冲浪”的笔记已经超过5 万篇。某知名陆冲板品牌今年仅在淘宝平台一个月的销售额,便能破千万。而前几年,该品牌一年也卖不出 200 块陆冲板。很多曾经“看不上”陆地冲浪的滑板店,如今急于下场,投入到这门生意中来。
与一些趁热度跟风入局的人不同,旗子说,一开始成立onboard,并不是专门瞄准了“陆冲”生意。“我们一开始就是几个热爱板类运动的人凑一块,夏天一起滑板,一起到海边冲浪,冬天就带着大家去雪场,玩转四季。但随着加入俱乐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才意识到,其实有很多普通人都觉得极限运动离他们很遥远,板类运动门槛实在太高。最终,我们决定去面向大众传播板类运动文化。”现在,onboard 成为了从板类运动装备到教学培训,维修到保养,从儿童到成人全覆盖,各方面为普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机构,让极限运动离每一个人都很近。
在一众“陆冲”培训机构中,旗子的教学理念显得独树一帜。在她看来,“陆冲”的最终目的,是走向自然。“虽然这项运动场地限制小,一个大广场一群人就可以玩,但我真心认为,等到疫情结束以后,应该带着‘陆冲’去旅行。去体验山地和坡度,去感受大自然丰富多样的地形……这样滑起来的爽快感,与在城市里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旗子也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室内模拟多样化的室外路况。比如在平滑的场地增加一条类似公路上的减震带,在地面放一些模拟自然环境的小石子、小树枝。“很多学生到这步就不敢滑了,我就冲他们大声喊: 没关系,你就压过去啊! 往前滑,压过去!因为真正外面的路就是这样凹凸不平的,会有树枝有沙砾,而你将来就是要带着陆冲板上街的。” 在旗子看来,室内场地只是一个初级教室,希望大家在安全入门之后,可以解锁更多外面的精彩世界。
在旗子看来,有关“陆冲”的极度追捧和狂热,可能会随时间慢慢趋于理性,但浪潮过后,留下的一定是真正热衷于这项运动的优质用户。“以往,中国大陆对板类运动的认知并不充分。很多人一说起滑板,就觉得是不良少年玩的,有一定负面的刻板印象。但现在你看玩陆冲的人,大多都是白领、 中产。于是更多品牌和商家愿意把资源投入到‘陆冲’这块来跟我们做合作,因为他们发现,我们的会员跟他们的用户画像是完全吻合的。”
陆冲新手如何才能顺利入门?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滑行”。旗子解释道:“现在很多网络教学视频,还有一些不靠谱的教练,对学员说上板以后能走起来就可以了。而在onboard 上课,我们会对学员说,扭来扭去不叫滑行。我们定义的滑行,是指能流畅自如做出转弯等各种动作,在速度上,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简而言之,身体对板子有控制。在任何地形、任何坡度,你都可以控制速度, 控制弯形的大小,这才叫滑行。很多无量商家为了多卖板子,会对体验者说根本就不用学,站上来扭扭就能玩了。这是我们行业特别忌讳的一种说法。有人管‘陆冲’叫‘扭扭乐’,我们觉得这是对一项运动的亵渎。”
onboard 为陆冲学员们设计了系统的教学体系。以小班教学的形式,3-6 人一个班,从平地开始, 循序渐进地上道具,上缓坡,上大坡,进而进阶到弧面破。最终,学员可以体验全中国首家全闭合设计的wavebank( 侧浪墙) 它可以模仿海浪的起伏,让人真正体会到“冲浪”般的驰骋感。
最终,旗子希望能够在国内建立起有关陆地冲浪的专业定级体系和组织专业赛事。到目前为止,陆地冲浪还没有一个业内公认的专业赛事。国内大多是俱乐部自己搞活动,大家乐呵乐呵就好。但 onboard 想从起步开始,从做好教学体系开始,一步步把它变成专业级的体育赛事。“陆冲完全可以成为高规格的体育竞技项目。只有体育竞技项目,玩得人才多,才会被广而告之。如果你只是自我标榜为新潮的小众运动,生意会变得很难做。而真正的体育竞技,最终都会变成循环起来的“大经济。”
onboard 陆冲新手课堂笔记
陆冲新手需要购置哪些基本装备?
旗子: 首先是一块适合自己的陆地冲浪板目前,知名的陆冲板品牌主要有carver、yow、smoothstar。carver 作为陆冲的鼻祖品牌,是陆地冲浪运动的发明者,技术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 另外推荐大家一个小众意大利品牌sandyshapes,纯手工打造,原木设计,每一块板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木纹,非常低调有质感。其次是护具配件,括头盔、护肘、护腕、护膝等。初学者建议穿滑板鞋类的,而非。因为本身路冲板是非常有弹性的,很多运动鞋的减震气垫也有弹性,反而会形成一个相互的作用力,留下安全隐患。
如何把一块新陆冲板调试成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旗子: 只有不断滑行,边滑行边调整,才能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点”。随着技术的增进,可以逐步放松支架螺母,调松桥,不要上来就尝试非常软的配置。新手建议从pu 桥入手,后期在尝试灵活度更好更容易转弯的弹簧桥。
陆冲新手最先要掌握的动作是?
旗子: 如何安全摔倒。我没有开玩笑,比起技巧性动作,新手更担心摔倒问题。所以我们会进行专门的摔倒教学。比如人体最脆弱的关节是手腕,而通常摔跤时,大部分人都是手腕先着地,导致手腕崴伤。所以除了强调佩戴好护具,我们会反复模拟摔倒的过程,让大家在滑行时中尝试自己主动摔倒,并在摔倒的过程中控制自己不要手腕着地,最终形成好良好的肌肉记忆。
在陆地上, 做自由浪人
莉莉丝形容自己是数字游牧民、自由浪人,也是陆地冲浪运动的义务推广者。这三重身份,构成了 浪漫而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因为是数字媒体时代的自由职业者,才有条件四处迁徙,如同游牧民追 逐水草一般,一边以摄影和写作为生,一边逐浪; 也正因为对陆地冲浪无比热爱,所以才一直坚持 着,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专属于“浪人”的乐趣所在。
作为国内陆地冲浪运动的“先驱者”,莉莉丝在知乎上发表了大量专业严谨的科普文章,被刚入门的新人们称为“大pro”。所谓“大pro”,通常指的是滑雪、滑板和冲浪领域里技巧最厉害的顶尖玩家。但莉莉丝本人却很谦逊,她坦言,就冲浪运动本身而言,自己资历尚浅,毕竟,在这个成熟领域已经积累了太多高手。但就“陆冲”而言,她的确是比很多人玩得更早些。
“我最早接触‘陆冲’是在2018 年4 月,当时别说国内,放眼到全世界,都没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学习资料。那时,为数不多的海外玩家上传了一些炫技视频。因为没有专业的教学,我就对着视频自己摸索,模仿他们的动作。” 与先有滑雪与冲浪基础,再去尝试陆地冲浪的玩家不同。莉莉丝是先享受到了“陆冲”的乐趣,后来才顺势又发展成为海上冲浪的“自由浪人”。
“和现在的很多新人一样,我刚开始也会犹豫,担心安全问题,提前买好护具。结果发现,一上手就会,大概7分钟不到就滑了起来。唯一就是不知道怎么刹停,这也是很多新手最大的问题。所以那个时候,我会原地摆个圈,等到没有速度它会自然停下来。”
此后,莉莉丝希望把“陆冲”的快乐分享给更多人。在知乎上进行科普是第一步,读者多了,发私信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莉莉丝心想,倒不如建个群,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互相交流。第一批陆地冲浪的国内玩家,就这样在“群”里聚头了。
“当时群里只有不到100 人,但活跃度非常高。因为当时玩的人太少了,大家都很孤单。有人买了板子以后,发现既没攻略,也没朋友,好不容易在这个小群里相遇,特别开心。”现在,群员已经发展到超过千人。莉莉丝在群名里设置了三个图标,滑板、滑雪、陆地冲浪。她想建立起一个桥梁,不仅限于“陆冲”,大家都能互相交流。
在莉莉丝的观察里,2021 年,可以称之为中国大陆的“陆冲元年”。玩家数量急剧增多,在北上广之外,广西南宁、福建、海南、青岛,甚至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都掀起了“陆冲”热。最火爆的时候甚至“一板难求”,当时的进口陆冲板市场价大概在2000元左右,却被很多人哄炒至五倍,以1 万左右的价格卖出。行业乱象和泡沫的存在,反而让莉莉丝更加坚定,一定要免费、无偿地推广陆地冲浪运动。“我害怕一旦我去收费,它反而会消磨我的热情,让我最终没办法玩下去。”
莉莉丝带过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有一次我到西安,当地正好有一个对陆冲很感兴趣的女生,说是慕名而来要拜访我。加上微信以后,我们很快约定了地点。一见面才发现,她不光带着陆冲板,还把老公和狗狗也带来了。上板五分钟,就找到了一点’冲浪’的感觉。后来我们从教练和学员,慢慢变成了朋友。”
“还有一个qq 群里认识的小伙子,以前是玩滑板的,想学陆地冲浪,就找到了我。他说以前玩滑板都是自己玩,找不到人交流和沟通,很孤单。后来学会陆冲以后,认识了很多朋友,整个生活状态都随之变好了。从一个内向腼腆的小伙子,慢慢变成阳光大男孩。”
在莉莉丝看来,新人上手快和具备丰富的社交属性是陆冲运动的魅力所在。“所有板类运动在平衡和核心方面都是通的。所以面对新手,我通常会跟他们讲如何去稳住核心,保持平衡是第一步, 不要驼背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只要这三步稳住了,很容易就能学会。”
“不了解陆冲的人,把它叫做扭扭乐;投机跟风的人,把它炒热变成急于变现的牟利工具;也有人觉得它是冲浪和滑雪运动的‘平替’,一种替代品。但在我看来,陆地冲浪正在发展成为一项热门的独立运动。”
就好像追溯滑板的起源,你会发现,它也一度经历过作为海上冲浪运动陆地替代品的尴尬期,也曾被打上“地下” “叛逆”“危险”等标签。但时至今日,无数滑板热爱者用多变的技巧丰富了这项运动的内沿和外沿,使其成为潮流文化的重要符号,直至迈入奥运会。或许过不了多久,陆地冲浪也会迎来属于它的浪潮。
人气板怎么挑?
别看陆地冲浪在国内还处于新兴的起步阶段,但五花八门的板子早已为各位入坑玩家种好了草。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外观颜值,选购陆地冲浪板最核心的因素还是绕不开前桥使用的系统及板子的轴距。但如果你想在好看好滑之余还要避免撞板,那就可以不用盲目跟风,做好功课,选到一块适合的板子才是最帅的开始。
carver
价位:1500-3000 元
产地:美国
作为来自美国的老牌陆地冲浪板品牌,carver 不仅被圈内大神所追捧,也被很多新入坑的艺人选择。其强大的pu 桥系统兼顾了安全感和优秀的抓地力,著名的cx4 桥不仅被很多人称之为适合所有玩家的万金油,更是能自如适应碗池等对技术要求极高的场地。不过其板面的图案多是走美式风格,不能说不炫酷,但对颜值要求高的人可能会觉得单就外观而言,选择不多。
smoothstar
价位:2000 元左右
产地: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本就是一个冲浪强国,周边的岛国还有本土海岸线孕育出强大的冲浪文化。而smoothstar 作为陆地冲浪板品牌也拥有仅次于carver 的历史, 说其是专门为冲浪人打造的冲浪滑板也不为过。弹簧桥让它整体的转弯比较灵活,训练一些入门技巧和转弯都很舒服,浪感也会很明显。而且其板面都很宽适合大脚人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轮子是所有陆冲板里最小的,前后轮均只有60mm,很适合做动作,但续航表现会相对逊色,可能对新手刷街并不友好。
spice
价位:2000-3000 元
产地:美国
如果你还在pu 和弹簧之间犹豫不决,那么spice 的双弹簧系统可能会给你提供另一种思路。其支架具有高弹、耐磨、稳定、减震、柔顺的特点。不过并不建议新手作为第一块板子入手。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spice 的板子大多需要自己组装调试,如果选择网购,手残党还需慎重。
yow
价位:1500-3000 元
产地:西班牙
这个夏天,说yow 是陆地冲浪界的人气王一定不会有人反驳。毕竟单就板面设计这一块,它就能从一众品牌中脱颖而出, 板形也有更多选择。因此也受到许多新手的喜欢。作为弹簧桥的又一代表品牌,yow 的弹簧分两种,一种叫s4,这个弹簧是由4 毫米粗的弹簧钢制作而成,偏软,灵活度高;一种叫s5, 由5 毫米粗的弹簧钢制作而成。不管s4 还是s5都是扭簧原理来实现回弹复位。加之yow 的限位槽很长,所以在转弯时可以获得更大的转弯角度(都说yow 灵活的原因),搭配超大号扭簧,在小场地,碗池,刷街上都拥有非常优异的表现。
penny
价位:1500 元左右
产地:澳大利亚
penny 的板子最先出圈的是其小鱼板,而陆冲火起来后,其陆冲板也因为特立独行而迅速出圈。首先是它的塑料材质和马卡龙配色,直接打破了大家对板类运动硬核的印象。初始支架是waterborne 合作款,这个支架很特殊不能归类为到底是pu 还是弹簧支架。但灵活度还是有不错的表现。
obfive
价位:1500-2500 元
产地:澳大利亚
在一众板类品牌中,obfive 的陆地冲浪板算是将澳式诠释明白了。而且它选用的是的软pu 桥,因此显得更为新手和女生友好。而且在尺寸上,obfive 也提供了如28 寸便携型小板的选择,满足了喜欢旅行又迷恋刷街的玩家。
swelltech
价位:2000 元左右
产地:美国
swelltech 可能是外型最接近冲浪板的一种了。板面甚至还带有冲浪板的防滑脚垫。如果说其它品牌的板子无非被称为“颜值天花板”或“人气王”这类比较缥缈的头衔,那么被誉为“灵活之王”的swelltech 无疑直白地劝退了很多入门级玩家。
它拥有独特的拉簧结构弹簧桥,它的专利前桥v-truck 由四根弹簧和两个旋转轴组成,能达到360 度的转向体验。在滑行中前桥可以向任意方向压动而不是只沿一个轴转动,实际体验与在冲浪或者滑雪更接近。虽然不适合拿来入门,但却是高阶玩家们跃跃欲试的绝佳玩具。
编辑:ujin / 摄影:潘雨钒 / 采访:koma / 撰文:koma、莉莉丝、花小小 / 助理:小绿 / 插画:打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