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婵
既然石头会说话,那设计也该“言之有物”
张婵时常会流露出一种霸气,不是她有意为之,而是她把自己看得很通透,关于过往和未来,关于优势和劣势,关于每一次的坚持或是放弃……她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然后当机立断,大胆去做!
张婵的这种理性,其实和设计师行业有些格格不入。理工科的学业背景、缜密的思维逻辑似乎能够成为她与众不同的最佳注解,但有哪个设计师能在创作的时候避得开人文气息呢?哪个设计师能否认灵感的存在呢?问题抛给张婵,得到了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答案:“艺术为己,设计为人”。这是她从决定成为一名设计师时就想清楚的问题,这也成为她的创作起点,至于她的个人与天赋的见解,和同走设计之路的大多数人一样,她也有困惑,也在不断地求解中,但这都不影响张婵用她扎实的理论与经验为我们勾勒出她与绿藏共同走过的清晰的成长之路。
设计师张婵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尽管是鉴定专业出身,但成长过程中一次次无意迸发出的创作激情总是在提醒张婵:找准时机,或许你可以在设计的路上留下一些痕迹。高考时,她以理科生的优异成绩成为宝石鉴定专业的学生,这为她日后创建品牌,在选石阶段便取得客人信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是鉴定专业出身,但我一直以专业设计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学期间跑去设计班“蹭课”成了常有的事,结下一帮良师益友。“现在常听年轻人讨论,设计是否需要花4 年的时间去学习,依我看,当然要学,我们学不到捷径,但可以学到一些适用的方法。设计当然不能只依托于专业和学校,它不是一个技术活儿,它太广袤了,所以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发现,或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眼界吧!”
张婵对眼界的定义,在广度基础上增加到了深度,这是她在尝试设计之初就意识到的问题。如何能寻找到灵感,如何能把灵感中的有效信息捕捉到作品中,如何在作品中集中地表达,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找准风格……这些问题从她决定从事设计这份工作开始就一直围绕着她。她很幸运,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论”解决掉了前两个。2015 年,当绿藏珠宝成立时,她知道,她向自己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不同的宝石有不同的特性和效果,不懂宝石很难做好设计。”尽管同样是单打独斗的起步,科班鉴定技能成为张婵面对客人的底气。在珠宝市场整体尚未走向成熟的时期,与绝大多数艺术背景设计师面对的境遇截然不同,宝石鉴定的本领让她得以从容地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其实他们很难一开始就从设计的角度理解你,但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认可你,比如宝石品质的鉴定、价值的评估……推荐价值高的产品需要言之有物,凭借鉴定的能力我更能和用户快速建立联系,从而自然而然地做设计。”
秉持着从宝石出发的理念, 却不得不偏离她定义的设计师工作的理想状态——不是整日坐在办公室里钻研手稿绘制,而是亲力亲为从一名“合格的采购”做起。从2016 年年底到2020 年,张婵活跃在海外的各大矿区,身处宝石开采的前线,没有鉴定证书的加持,张婵单手拿着放大镜随时随地完成对一颗宝石的基础鉴定。“正是由于我对宝石特性提取和美感呈现有了深入地了解,才能给客户搭建清晰明了的购买体系。直到有一次在斯里兰卡,我透过放大镜去寻找一颗蓝宝石的瑕疵的瞬间,我似乎也在放大镜里看到了对它的设计构想。”对张婵来说,这是个重要的信号,这让她的珠宝作品不再是孤立的存在,处处能够体现出由内之外的严密逻辑。
张婵
从鉴定到设计,打破思维壁垒
从理科思维向设计师身份转变,张婵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可以短期恶补,但思维的转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张婵有很多拼贴式的速写本,是她作为设计师的灵感宝库,里面夹着从四处收集来的一片树叶、几颗纽扣、一团漂亮的水彩痕迹,或是奇奇怪怪的几根线条勾勒出的立体结构,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身边物一旦被选中都变成了张婵的“宝贝”。本子上时不时还有几笔勾画和标记,这是她做设计后养成的习惯,她说宝石鉴定与评估是一个冷静的学科,结构学、矿物学、晶体结构,频繁地与数字打交道,讲求严谨的逻辑的同时抑制了想象力的发散,“所以我花很长一段时间在训练自己,跳出以前的框架,像一个拥有设计思维的人一样思考。”
就是这一本本被张婵形容为“或许用得到,或许永远不会用”的拼贴草稿,记录了绿藏珠宝无数鲜活无比的设计雏形。翻开一页,里面贴着几片银杏叶,张婵说是她在一个冬天时收集了三四十片各种形态的银杏叶,反复描摹勾画,最终经过几十次的变形想象和绘制,它终于为定制的客人带去一件超出她预期的银杏叶。“我所说的设计是可以被训练的,其实也是这个原因。永远不要妄想自己是艺术领域的天才,天才的确存在,但被‘砸中’的概率没那么高。既然我知道光做临摹或是模仿都没有用,那就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去启发自己!理科生的思维容易被固化,这是设计的大忌,所以我用适合我的方法将一个物体不断地变形,如果能成功地做出100 种变形,那一定需要你对这个事物有充分地深度了解。灵感对于设计师来说一定存在,但挑战过100种变形之后,我知道灵感也是对设计师最有效的一种刺激。”
这种从实践中得新知的深刻思考,带给张婵更多的启发。绿藏珠宝不仅是她实现梦想的大本营,更是兑现设计梦想的自有平台。一路走来,品牌的珠宝作品成为见证设计师成长的最好例证,“起步时绿藏以自然界中的翅膀为主题进行创作,呼应‘起飞’的概念;随着品牌进入沉淀期,开始对主题进行深入调研,创作了一系列江南扇子的珠宝设计。”绿藏的设计没有明显的风格限定,张婵说这是团队一致讨论决定的:“不限定风格,因为风格是慢慢做出来的。”最近,张婵正在着手设计一个圆柱形和田玉的系列珠宝,尽管每件设计都没有偏离品牌发展的脉络,张婵依旧在不停地求变求新,“我不是个很保守的设计师,只要在想象空间内,哪怕失败率高、花费很多我也非常愿意去尝试。”
专业的客人,需要专业的设计师
“什么是真正的私人定制”是设计师张婵一直在钻研的问题,她将答案归结为与客户“建立精确的链接”。全世界大部分的女人都会被珠宝打动,但它终归不是生活必需品,更有一个被高筑起来的价格门槛,越是高价值的东西越需要深入去探究。探究的过程就是消费者学习的过程。从认知角度来看,大多数消费者最初在选择珠宝的时候,通常不是为故事买单,打动人的是宝石本身。作为珠宝设计师,能不能留住客人,其实是对专业度的挑战。
宝石鉴定专业的科班优势,以及多年来在实践中累积的设计能量,当这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时,张婵收获了一批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客人。她能够给出清晰明确的宝石信息,这不是每个设计师都能脱口而出的。“给客户做设计的时候需要混合各种设计方法给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了解客户真正喜欢的点在哪儿,所以面对每个新的客户都是新的开始,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商业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区别,艺术为己,设计为人。”
绿藏珠宝的客人是有很大共性的一群人,其中不乏教师、律师或企业家,张婵说她们既“拥有独立消费能力”又“乐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面对她们,张婵认真做的一件事便是用心写每件珠宝的文字理念,不只是记录一件珠宝的来历,还有附着在一件珠宝上的思想的传递。
她从没有忘记过内心对于鲜明设计风格的渴求,但用她的话说:“我还算年轻,我会在绿藏珠宝里寻找到一片随心所欲的“自留地”,世间万物,除了大自然中的生物,一定还有同样值得被美化的,比如那些关于人文的、关于情感的、关于爱的主题。我会让自己的设计赢在有深度!”
张婵
q&a:
对设计师来说,天赋和训练有哪些关联?
张婵:我认为两者是相融合的,可能是我的职业身份导致我这样去理解。作为专业的设计师需要精准有效率,在程序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形状、形制、功能、工序……这个过程无疑是需要进行训练的。所以训练这个阶段是我的必经之路。灵感就是一种感官刺激,如果人没有长期处在这种氛围中,即使有天赋,捕捉灵感的敏感度也会退化。天赋选手存在的天赋领域只是珠宝设计师的一部分,一定不是全部。
向设计思维的转变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张婵:在我的设计历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思维的转变,转型的设计者最开始都是从搜集的二维图案入手,使用别的平面设计者和画家提炼过的素材,不具备三维到二维转化的能力;而后会开始观察真实的事物,去拍照后速写、变形、提炼元素,使有限的素材库更加丰富;后来,也会尝试进行真实风景、花卉的写生;最后,通过一本书或一段文字的描述,创作原创设计,达到更高维度的想象力训练。
如果有一个月时间闭关创作,你会选择创作什么样的珠宝?
张婵:我会做一些具有使命感的主题,可能与这两年的情况有关。这段时间我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生命维度也有了新的思考。生命是幸运,以前觉得自然的事情现在觉得是偶然,人生无常,我们更应该探究人生价值如何实现。也可能会从自然环境这种大的维度思考,做一些鲜活生命的主题。带着思考过后的焦虑去学习如何关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自我满足。之前读过一本学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两年我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开发自己的智力到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生活的幸福感得到了很大提升。
编辑:尹璐 / 摄影:郭航 / 采访:俪邺、尹璐 / 文:俪邺、徐丛姗 / 协助:綦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