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冕
聚点成像
与杨冕的cmyk系列画作保持一定距离的时候,它们整体上看上去是颇具东方韵味的经典图像。随着身体的位移,眼睛离画面愈发近的时候,形象便消散了。局部完全由抽象的点组成,使我们怀疑上一瞬间留存在脑中的形象。这些手工绘制的色点仅有四种颜色:青、洋红、黄和黑。这四色来自印刷使用的标准系统cmyk。杨冕以这套系统来命名他的系列创作,亦挪用了此系统的分色模式。创作周期十分艰辛且漫长。待挑选好图像后,杨冕就开始坐在电脑前放大图像,排布色点。在每日工作时长不低于8个小时的条件下,图像被拆分成近十万个色点的工序至少需要半个月至一个半月不等的时间。之后艺术家再将其转化为即时贴的刻绘文件,并根据不同颜色的色点分布来完成绘制。
海量的色点从电脑落实于画布又需要额外近两周的时间。单一的元素重复着,此过程是体力和注意力的密集投入。在这高强度的作业状态下,杨冕仿佛进入一场修行。他像是在细致地排布着坛城之沙,又相似于一颗一颗地捻着念珠。杨冕无意去否定任何先进的技术,他坦言如果没有电脑,他的构想将无法实现。从像到点,必须借助数字技术。聚点成像,就是使用着当下时代的工具和方法达成艺术这项古老且费时的事业。或远或近、或整体或局部,在像与不像的中间地带,那一张张四色的点阵始终环绕着绘画的本质。
杨冕
点与点彼此互不粘连,它们保持着原色的面貌。观看者得到的形状、色彩是大脑视觉本能自动加工而成的。艺术家不可能指挥他人的视神经来完成这项工作。因此,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专属于他自己的图像。不过,cmky系列仍关涉着具体的作品。杨冕往往选用熟知的海内外艺术佳作。不过,这绝非是向经典的致敬。他选择图像的内在逻辑乃是一种波普思维。这些现成的图像足以令大众介入到创作中来,它们是创作者与观看者交流的通道。传统上,由艺术家赋予其内容。然而,杨冕在画中给予我们的则是一种视觉经验的生产方式。依循此方式聚合而成的图像带来了与日常完全相反的观看经验:通常一个图像是离得越近,看得越清。但杨冕的图像是离得越近,反倒愈发抽象。在他看来,具体画面所涉及的是知识系统,但他创设的是一套体验系统。所以画面具体有什么并不那么重要,他创作的最终目标是将观者带入体验。
杨冕
汇线如光
谈及体验,cmyk存在于纸质表面,颜料将光线反射入眼。而当今我们更习惯通过屏幕来获取信息,它是自发光的。视觉的生理基础是三种视锥细胞的协同工作,它们分别对红、绿、蓝的光最为敏感。三色视觉(trichromacy)即是三原色的色光按照不同比例复合后,眼睛接受到与各频率可见光等效的色觉。实际上,屏幕显示的光色从来都不是三色光叠合而成的。大脑强制视觉生理模糊化,通过失焦调和成了色彩感知。以上述原理为基础和灵感,杨冕创作出rgb系列,反思自发光界面对当代视觉文化的形塑。
cmyk系列里的色点在rgb系列里幻化成红、绿、蓝色的细细线条。线条仅有一毫米宽,疏密有致地分布着。电子媒介的图像显现机制是三原色光有意识的融合。杨冕则故意将光色打散,不让其融合,具象的图像便就此消逝。在不融合的状态下,我们受邀经历视觉暂留的那一刻。创作过程中,杨冕会先画好一幅,将其挂在墙壁上。通过不断操作光的开与关、持续地睁眼和闭眼,线条的集合在视网膜上留下残影。这残影虽然难以被完美地记录下来,但杨冕只是意在提供另一个不尽相同的残影可能。他鼓励我们凝视其中的一张,再闭上眼目摸索暗中的形象。每一次的视觉暂留皆不可能完全一样,原本平行、不交融的线条在视觉延迟的作用下开始发生交叠。在光学、物理学、神经科学及学等复合条件下,每个主体均得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视觉结果,它们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杨冕
由此,我们被带回到纯粹的视觉体验内,经历时间的流动和经验的瞬时性。从印刷时代到数字影像时代,再到短视频时代,视觉媒介越来越在意瞬间的动态组合。杨冕正是用这些“瞬间”做着试验,永恒坚固的事物在此暂时缺席。抑或,这些瞬间在未来就会变成永恒。曾有观察者将杨冕的行为当作是对视觉机制的解构,如此的判断有不精准之处。他真正关切的是可见世界的生成和生产,这不是解构,而是积极的重生。在数字技术领域,重生的概念对应着“重组”。恰是经由对图像生产的重组,杨冕为绘画这门古老的艺术门类寻回了尊严。进步无法被阻拦,通用人工智能正挑战着绘画艺术。杨冕的策略是重新定义和诠释此世代的绘画,其边界需要被拓展,其价值需要被更新。今日的艺术家已然无法再用老旧的行业标准去要求时代。尊严,建基于与现实的共振,依托于有方法论的个性化表达。这尊严终将激发出绘画的另类可能。
杨冕
纳俗入圣
杨冕的“点”与“线”此刻正相交于頌艺术中心。个展“唤醒”回溯了他近年创作的轨迹,也将他标志性的两个创作系列有机地联络到了一起。杨冕为展览亲自撰写了导言。曾长期从事专栏写作的他用简洁朴实的话语将他的所思所想娓娓道来。个性化表达里的文学修辞被降到最低。他警惕文学批评的话语,因为文学化的表达重视意象和趣味多于艺术的方法论。唯有脱离了特定的趣味,艺术创作者才能获得自由,寻找到真实的自我。杨冕的自述并非是用语言去解释作品,正如他的艺术从来就不是强力的给予。他留下一些观看和体验的提示,让人自发地参与到创造形象的进程中。
观看作品时,不同人得到了不同的体验。艺术家只是给予着可以生成结果的观看机制。主动权在观众,而不在于艺术家。从事艺术教学工作几十载的杨冕现在避开了任何的说教,他与观众自在地交流。在视觉领域,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并不意味着视觉体验的均等,因为每个人的感知能力存在着差异,我们彼此看到的世界其实迥然不同。杨冕创设出视觉民主性的概念,此概念未停留于可见的表层,而是探入了图像的深层结构、技术本源,甚至是视觉的认知基础。所谓有意识的融合其实就是艺术家的权力,而杨冕主动放弃了它。论及这个问题时,他谈道:“随着技术的发展,艺术迟早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创造。现在所有的艺术工作者都需要放下他们手中的权力。这和现代主义以来艺术的情况截然不同。现代主义强调艺术家对作品绝对掌控的意志,那些成熟的艺术家都有一套最个性化的流程来控制作品。然而,在未来,封闭的当代艺术系统必然会打开,艺术的生态将更加开放。”
杨冕
“唤醒”的前篇是“照见”。为了筹备在拉萨的个展“照见”,杨冕曾花数年时间钻研藏族美术史,并用cmyk的当代制式绘制出传统的壁画。这些图像渗透出神性的意涵,指向背后存在的那个神秘的维度。在神圣图像出现之前,至圣的存在并没有形象。杨冕的制图术使形象保留着不确定性,而这恰恰为神秘之物的不可言说标明了注脚。总有事物是人所不能完全把握的,就像画中一切的形与色,也都是变动不居的幻象。当代人崇拜的对象或许是表象之下隐藏的技术力量,那些闪烁的屏幕正霸占着我们的心智。针对于此,杨冕的妙计是“纳俗入圣”,他将俗世的图像生产模式纳入到一种精神性的求索中。
照见,其目的是开启智慧。智慧乃是平等的,而每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所以,展览“唤醒”意在邀约我们所有人通过艺术体验去获得更多的觉知。“唤醒”的主角杨冕,这位艺术同行口中称呼的“冕哥”仍旧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求欲。作为一位成都人,他的身上自然少见那种受宏大叙事辖制的紧绷。在点与线构成的微观秩序内,在抽象与具象摇摆缝隙里,在崇高与世俗的临界点上,他将松弛、豁达的人生质感与极致的严谨、理性融合得天衣无缝。
监制:杨威 / 策划:张雪斌 / 摄影:李潇 / 撰稿:jerome / 妆发:侯坤 / 场地:頌艺术中心